打開一扇窗,放飛童心——讓孩子愛上閱讀 愛上寫作

2021-12-15 23:17 發(fā)布

暫無內容  0年級 / 馮 莉 2508 0 0

回顧這幾年的習作教學之路,真是有很多感慨。上一屆學生兩年沒有回家寫過每單元作文;兩年他們在書海中暢游,在習作課上能盡情交流,在那綠色的方格中,留下了一篇篇自己的得意之作。這些都源于我和我女兒的習作能力成長之路,以及一些我學生家長反饋的話。有位家長曾這樣說過:“哎,這作文留的,簡直就是給我們家長留的??!他一寫作文,我們家長就得幫忙,要不他寫不出來,一寫就是半黑夜?。 蹦菚r,我感覺自己很失敗,語文的能力最終驗證的一方面就是寫作能力。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琢磨,怎樣才能讓學生害怕寫作文,對寫作感興趣?帶著這個夢想,一條漫長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之路開始了。

我首先研究語文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要給它一個明確的界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蘇格拉底說:“道德就是道德本身?!蹦敲唇柽^來說,語文就是語文本身。

記得有一篇文章是這么寫的:天空中一絲云兒飄過,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覺得真好,這就是語文;初升的朝陽光芒萬丈,你覺得生機勃發(fā),這就是語文;如血的殘陽映紅半邊天,讓人無限留戀,別忘了這也是語文……我比較傾向和認同這樣的描述,除開語文作為工具性的一面,而另一面的語文就是這樣充滿人文氣息,這樣地充滿生命的靈動。

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p>

一、課外閱讀,讓積累成為學生寫話的素材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寫作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閱讀和寫作,就是吸收和表達的關系,吸收越充分表達就越貼切,詳盡。”每學期開學,我都要召開家長會,其實這個家長會就是“海量閱讀”的家長動員會,會上,我向家長們發(fā)出倡議,提出了建議和具體要求。隨著年級的增高,我增設了名著導讀課和讀書筆記的指導課?,F在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很好的讀書習慣,寫作能力明顯提高。通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刻認識到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課堂習作,給學生作文插上飛翔的翅膀
低年級識字量小,我教學日記‘口語交際’時都是在學校,當堂完成,不會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畫圖代替,而且我還限定時間,就十分鐘,十分鐘之內拼命寫,沒寫完也不許寫了,到時間我喊停,他們都不愿意停,還想寫,有點兒“欲擒故縱”的味道。 你越不讓他寫,他越想寫,弄得他們意猶未盡,心里還惦記著:老師什么時候還讓寫呢?

到了五年級,寫整篇文章,我還是堅持讓他們在課堂上,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習作內容。課堂完成避免了學生將作文帶回家寫會產生的一些問題,例如:有的學生總是指望家長幫忙,有的學生上網抄作文,有的學生家長也不會指導,寫出來的東西不合格,白浪費時間。當孩子們慢慢地發(fā)現自己能輕松地當堂完成作文時,他們就不再害怕寫作文了。

 三、降低梯度  調動學生習作的熱情

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不能對學生給出硬性要求,比如字數必須達到300、400字,否則重寫。于是,一些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寫作文就愁,愁不出就湊,湊不出就謅”只好瞎編亂造、重復抄襲,結果就寫成了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長此以往,不少學生都產生一種懼怕作文的心理,每當寫作文時,不是唉聲嘆氣,就是怨聲四起。《語文課程課標》提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被谶@一理念,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我就地取材,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負累,使“作文”兩字在學生心目中不再沉重。

習作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為了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無字數限制,篇幅長短由內容而定;無形式限制,靈活多樣,習作與閱讀課整合如:上完《小苗與大樹》后,安排辯論會《開卷是否有益》,學生在捧腹大笑,積極思考辯論后,思維完全放開了。

我的魔法作文情景劇《吹雞毛》《夾豆比賽》《收作業(yè)》《校園的一天》等,讓學生參與活動,進行表演,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熱情。體驗是興趣的需要,也是寫作興趣的源泉也是作文的沃土。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學生定能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瞬間,讓童心自由馳騁,讓童言自由揮灑,把玩的(表演演的)過程說下來,再動筆來寫,這是水到渠成的事,語言的大門隨之敞開,學生也能寫出真情實感,習作自然不成問題了。

四、寬松批改,給學生自由表達生長的土壤

習作的批改直接可以讓學生擁有成為一個成功者的心理體驗,直接關乎著他們習作的興趣。學生拿到習作本,從來不會首先看你的修改、指導,他一定是先看你給的等級。所以,我們在評判等級時一定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學會放下自己的唯一,學會接受學生的水平,真正落實學段的要求,不隨意拔高,不做橫向比較。他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了,哪怕只有一丁點閃光點,那就給個優(yōu)吧,長期下去,優(yōu)秀一定會引導優(yōu)秀。其次是評語的撰寫。要溫馨點、抒情點,甚至煽情點,讓學生在每一次習作后對你的評語產生一種閱讀的渴望,評語中小小的指責被接受、修改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同時也會因為你開放的心態(tài),鼓勵激發(fā)的評語,更能誘導他習作的開放靈動。再次,細節(jié)的改動要慎重。錯別字當然要責無旁貸指出,但是有些可以不改動的地方,就盡量尊重學生的原創(chuàng),保持原貌就好。一篇習作倘被紅筆到處勾畫,刪刪減減,顛來倒去做改動,任誰拿到手都會渾身泄氣。

五、習作賞析。讓教師做好學生的服務。

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現,十次表現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讓學生體驗成功,就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習作中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成功的機會。自信如春風,吹散我們的憂愁;自信如細雨,洗盡我們的煩惱。學生在寫作時同樣需要自信,而我的方法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平臺,我們班的作文課我就是學生的服務員,課前備好課,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準備好課件;課堂上指導寫法,啟發(fā)學生尋找寫作素材。我的作文課,基本都是4節(jié),第一節(jié)說素材,教寫法,第二節(jié),寫文章,第三節(jié),學生之間互評。第四節(jié),優(yōu)秀習作欣賞。每次作文后,都要進行講評,讓學生多提優(yōu)點,少提或不提缺點,這樣既不打擊學生的寫作熱情,又取別人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也能提高修改能力。互評過程我只是個服務員,我巡視于各個小組之間做指導;課后我查看學生作品,發(fā)現問題馬上一對一有針對性的指導。雖然學生的文章不一定有多高的水平,但我讓他們愛上了寫作,對寫作有了濃厚的興趣。

六、打開窗戶,讓學生愛上閱讀和寫作

“多看思路廣,多寫筆生花”,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主動寫、樂于寫,而非被迫寫,
小學語文是一扇門,語文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孩子打開這扇門,引領孩子自己走進語文和生活的魅力殿堂,去領略門內外的無限美麗的風光,讓每個孩子都能順利踏上寫作的帆船,揚帆起航,老師就好比舵手,把握好方向,相信孩子們會乘風遠航,在寫作這片浩瀚的海洋上尋找更為遼闊習作樂園!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定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