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節(jié),奶奶會給小羊羔打號(做標志),今年與往年一樣。當奶奶拿著剪刀進羊圈的時候,我也跟進去,看著可愛的小羊羔,我走到奶奶身旁請求道:“請剪小可愛們的耳朵時,輕一點?!蹦棠陶f:“你要自己試試嗎?”雖然我有點害怕,但還是決定試一試。奶奶對我說:“一條腿跪著,把羊羔放在腿上。左手撐起羊耳朵,輕輕折一下,要剪成半月型狀。”我手起刀落,剪刀一下去,紅彤彤的血從羊羔耳朵流出來,我頓時心里一驚,眼淚也流出來了。
奶奶見我這副模樣,安慰我說:“沒有打號兒的羊羔與其他的羊群走到一起很難認出來。我們打號兒沒那么深,羊羔傷得并不深?!蹦棠痰囊环挵矒崃宋业男?,在奶奶的幫助下,我越做越好。眨眼間,羊圈里的羊羔都帶了月型耳飾。
通過今天的新任務(wù),我懂得了。牧民的智慧,在放牧生活中發(fā)芽,在勞動當中萌發(fā),是我們后代需要傳承的蒙古文化、財富。
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